学习园地
首页 > 首页 > 正文

重大事件|东方红卫星的发射

2021年04月13日 20:15 李早行 点击:[]

                (1951年中国访苏代表团)

                (东方红卫星研究人员合影)

                (周总理建议研究人造卫星的建议信)

              (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东方红一号卫星工作28天(设计寿命20天)。卫星于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历史背景

“581”任务时期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首颗人造卫星。紧随其后,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将“探险者一号”卫星送上太空。

在人类开启探索太空的征程之时,全球争夺的焦点也由陆地转向了太空。中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中央分管科学技术的聂荣臻副总理告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要中科院密切注意有关情况。

1958年初,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联名向中央上书,建议开展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郑重宣布:“苏联和美国把人造卫星抛上了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8年7月-8月间,中国科学院成立“581组”,组织协调卫星和火箭探测任务,组长钱学森,副组长赵九章、卫一清。同时,中央政治局拨专款支持中科院研制卫星,代号“581”任务。

1958年10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以赵九章为团长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70天的考察。代表团回国后,认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综合性强的大工程,技术十分复杂,中国当时并不具备发射卫星的条件。赵九章等在总结报告中提出建议推迟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把科研力量转移到探空火箭上。

1959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党组传达邓小平指示:卫星暂时不放,与国力不相称。据此,“581”任务部署调整,提出“以探空火箭练兵,高空物理探测打基础,不断探索卫星发展方向,筹建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研究地面跟踪接收设备”的具体方针。

“651”任务时期

1965年-1968年为“651”任务时期。

1964年,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中程导弹再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基本上具备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能力。

1964年12月27日,三届人大会议期间,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提交开展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

1965年1月,钱学森也写信给聂荣臻副总理,认为已有条件考虑卫星问题。1965年1季度,周恩来批示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651”后来被定为卫星任务代号)。1965年5月,中央专委决定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工程总体设计和技术抓总。1965年7月1日,中科院受国防科委委托向中央专委呈报《关于发展中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就发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十年奋斗目标和发展步骤、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可供选择的3个方案、卫星轨道选择和地面观测网的建立、重要建议和措施等5个问题作了论述。《建议》同时明确了任务分工:卫星工程总体及卫星总体由中科院负责;运载火箭由七机部八院负责(1967年改为由一院负责);地面观测、跟踪、遥控系统以四机部为主、中科院配合。1965年8月2日,中央专委批准该规划方案,卫星研制正式立项,确定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同意在中国科学院内设立一个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原“581”任务改为“651”任务。中科院决定成立三个组织:卫星工程任务领导小组,组长谷羽、副组长杨刚毅、赵九章;成立卫星总体设计组,组长赵九章,副组长郭永怀、王大珩;成立卫星工程任务办公室,主任陆绶观。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论证会(代号“651”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国家科委、有关军兵种、有关工业部、发射试验基地、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的代表120名。中科院代表报告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卫星本体方案设计提纲。七机部代表报告了运载工具方案设想。根据四机部的建议,由中国科学院代表报告了地面系统方案设想。

1966年1月25日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任命赵九章为院长,杨刚毅为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公开名称“科学仪器设计院”,赵九章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方案设计等工作。

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方案,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196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任务书。

调整时期

1968年-1970年为人造卫星抓总工作体制的大调整时期。

1967年10月25日,毛泽东批准聂荣臻关于国防科委体制调整、改组方案的报告。

1968年2月,为避免“文化大革命”对卫星研制的冲击,中科院东方红一号研制队伍5000多人、试验基地、科研设施、工厂,以及研制任务本身,全部移交国防科委新成立的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长钱学森向聂荣臻推荐孙家栋担任卫星技术总负责人,继续完成正样星研制。

1970年1月30日,供预期飞行试验用的两级火箭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已具备发射卫星的能力。

关闭